鱼岳镇茶庵社区:古韵今声 流变传承

08-05 15:48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 通讯员王梓杨)8月5日,鱼岳镇茶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团委,组织开展“古韵今声,流变传承”主题文化体验活动,通过诗词赏析、乐器科普等形式,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中,志愿者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诗句引入,带领小朋友追溯中国诗歌的千年脉络——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近现代诗,生动讲解了不同时期诗歌的风格特点。期间,志愿者还介绍了“四书五经”的经典内涵,引导孩子们感受中华典籍的深厚底蕴。

在“遗失的瑰宝——诗词曲唱谱”环节,志愿者重点讲述了南宋音乐家姜夔的故事。这位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的词人,不仅留下了《暗香》《疏影》等传世佳作,其作品中蕴含的音律智慧也让小朋友们啧啧称奇。当志愿者吟诵起“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名句时,孩子们纷纷模仿诗句的韵律,体会其中的意境之美。

乐器科普环节成为活动的高潮。志愿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介绍了琵琶、瑟、筝、萧、笛等传统乐器的历史与特点。“前弹叫琵,后挑叫琶,这就是琵琶名字的由来”“瑟在唐朝达到巅峰,后来逐渐被筝替代”……生动地讲解搭配实物图片,让孩子们对“弹拨乐器之王”琵琶的“六相二十四品”、瑟与筝的演变关系有了直观认识。

随后的互动游戏更添趣味。志愿者给出线索:“它是湖北首批国家级非遗,能演奏和音,形状像鱼,起源于嘉鱼县簰洲湾,名字来自音色变化”,小朋友们踊跃猜测,最终揭晓答案“呜嘟”。当志愿者展示呜嘟的图片并介绍其“小器大成”的特点时,孩子们惊叹于这件土制乐器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诗词中的韵律,还是乐器里的智慧,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此次活动通过志愿者的专业讲解与小朋友的积极参与,让古老的文化智慧在轻松互动中深入人心,为社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动能。

一审:夏明亮

二审:熊熙

终审:张文波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508/24f82128d4165082c747f6001610fe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