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举措”赋能簰洲湾建设高质量党性教育体系

08-22 11:10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熊熙 通讯员程钰露 汪华蓉)为推动党员教育质量和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簰洲湾镇做好总体性布局和集群式开发,将分散、零碎的教学点集聚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研学线路,有效提升了现场教学的组织化程度,让干部教育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两课联合,高品质完善教育机制

嘉鱼县委党校簰洲湾镇分校以理论学习为“必修课程”,采取“课堂教学+基地教学+体验式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按照全员覆盖与分类培训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党员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需求,依托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培育自身乡土教师8名,开发了红色教育、产业技术、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四大主题特色课程13门。

同时,以交流分享为“特色课程”,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培训“菜单”,鼓励村书记、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分享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书记教书记,同行带同行,打造过硬基层干部队伍。

“以这种模式交流还挺新鲜,平时工作忙,村书记之前沟通不多,现在有了乡镇党校这个平台,提供机会给我们互相交流分享,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提升。”王家巷村党总支书记杨智对“特色课程”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县委党校簰洲湾镇分校已举办农业技能、党性学习、党建工作、村级财务等专题培训8期,共培训655人次。

三色融合,高标准打造现场教学点

以红色文化为关键点。发展党建谱写簰洲湾延续抗洪精神谱系,将尊崇英烈高尚品德的情意化作建强红色中堡的强大“永动力”,打造中堡村党建引领村湾治理现场教学点。

以古色文化为注重点。打造“弘扬西流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以弘扬簰洲湾特有美食文化、西流文化、美酒文化为目的,依托储存簰洲湾历史实物的文化墙、描绘簰洲湾今昔对比的墙画等元素,穿越历史桥梁,见证簰洲湾变迁,与簰洲湾红色文化相辅相成。

以绿色产业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王家巷村果桑庄园基地350亩、稻虾共养基地500亩、稻蛙共养基地130亩、葡萄草莓种植基地200亩的特色种养殖基地群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种养殖现场教学点,并开设相应课程,着力培养出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红旅结合,高标准传承红色精神

突出“红+旅”,让红色教育更具传播力。“我们村主要是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特色农业种植这些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抗洪文化’的教育旅游项目,培育集红色教育、农业特色种植采摘、生态观光等元素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教育新业态。”中堡村湾党支部书记沈祥和饶有兴致地介绍。

同时,簰洲湾镇聚焦“擦亮小城镇”项目,改善抗洪纪念馆及蓝天抗洪英雄中学周边基础建设,紧抓“精文化、美城镇、淳民风”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实现古镇换新颜,推动镇域红色教育旅游由“一核”向“全域”拓展,开辟互动式、沉浸式红色教育体验。

编辑:李浩

编审:张文波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208/ebca4c023bb9e8d6022effaeb98706a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