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嘉鱼】藕带

08-25 10:51  

嘉鱼县境滨江含湖,地貌呈现“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与庄园”结构,水域面积占三分之一,除水产养殖外,水乡人还喜欢种植莲藕。四、五月间,正是莲藕在水中蔓布根茎、长出藕带的最佳时节,种莲人为了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往往会将藕带采摘,做成美味的藕带系列菜肴供客人飨用。藕带是荷叶的初生物,荷叶还没成形时,刚长出水,专业的采摘人员就顺着长出的方向一拉即出,又白又嫩的,呈白色的长形,回家就可制作成藕带菜。藕带属天然绿色食品,是比较好的菜肴,由于只在荷叶形成初期有,故食用期不长。藕带又叫藕鞭、藕心菜,就是莲的幼嫩根状茎,由根状茎顶端的一个节间和顶芽组成。因藕带顶芽酷似龙头,常住水乡的嘉鱼人还给它取了个吉祥的名称---“藕龙”。

嘉鱼人喜好食用藕带,古代就有采食藕带的习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藕丝菜”就是现今所谓的藕带。关于藕带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藕带 “气味甘,平,无毒”,谓藕带生食,主“霍乱后虚渴烦闷不能食,解酒食毒”。另外《本草纲目》还引用汪颖《食物本草》,谓藕带有“解烦毒,下瘀血”的功用。现代医学证明,藕带还有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 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的功效。从医学的角度上看,藕带不仅是平民百姓的一种常见食材,更是惠及民间的一味养生保健药材。

嘉鱼的莲藕种植非常普遍,大到湖河港岔、小到沟渠池塘都有。珍湖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开镜之地,斧头湖曾是央视少儿栏目《大手牵小手》的外景拍摄地,黄沙湾是纪录片《挖藕人》的制作地,还有很多荷塘更是游客婚纱摄影、划船采莲的首选之地。每当莲藕种植到二三年后,藕带在水下就像藤蔓一样疯长,种莲人为了疏苗保收成,就将过密的藕带采摘食用。手巧的村妇将藕带斜切成小段,待锅中油温合适后,将切好的香姜、干椒丝会同藕带入锅爆炒,快速加盐、白醋出锅后就成了美味的酸辣藕带了。

嘉鱼人对烹饪藕带菜肴情有独钟,炒、拌、煎、蒸、炸、熘样样拿手,成菜的藕带清香浓郁,嫩、雅、朴、鲜、香、辣、爽,怎么形容它都不过分。热情好客的嘉鱼人喜欢用藕带招待客人,清炒藕带、凉拌藕带、酸辣藕带、糖醋藕带、泡制藕带丁、酱汁藕带丝等家常做法健脾开胃、舌底生津;排骨玉米藕带汤、红枣山药藕带汤、藕带绿豆汤香飘满屋、甜糯可口;藕带虾仁粥、藕带莲子粥清热滋补、活血化瘀;更绝的是将新鲜的藕带、莲子米、菱角米一锅烩后成了“荷塘三宝”,让人浮想联翩、唇齿留香。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四五月份正是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偶尔来了客人也没有像样的酒菜招待,父亲就会下到藕塘中采摘些藕带回来,顺道网了几条小鱼交给母亲做成一桌“藕带宴”招待客人,我在期待中总会吃得贪得无厌、满嘴留香。用餐时,父亲会斟上几杯白酒,靠着桌子一话短长,宾主在满面红光中微醉道别离去,踉踉跄跄的脚步中抒发农人胸中的苦楚。而今,当年的“藕带宴”已然成为了美食风尚,想找回儿时的感觉却如同情人间致命邂逅的浪漫般不可遇、不可求了。

水乡嘉鱼的藕带鲜嫩可口,风味独特,总是让人在饱餐中体会到舌尖上的“芭蕾”。这藕带菜肴其实也是生活的滋味,对游客是美味的诱惑,对游子是思乡的情愁,很值得我们尝一尝。(李德文)

此文选自由嘉鱼县文化和旅游局、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著的《南有嘉鱼》丛书。该书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发行。

来源:南有嘉鱼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208/5a74dfef97259b546edd8ecdab85ca9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