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嘉鱼】邂逅高铁岭竹笋

11-23 09:32  

早听说高铁八斗角那边有个仙人洞,那里景色很不错,一直都想去看看。可总没有寻到机会去看一眼仙人洞,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这次,一听说作协的几个朋友周末要去高铁采风,而仙人洞又是其中的采风点之一,我便主动要求同去。

星期天那天,春雨纷纷,我们依然带着热情和向往按计划行路。当汽车行至仙人洞山脚下时,一朋友提议说先去附近的破洞看看,大家欣然应允。

春天,破洞附近的生命,正疯狂地穿越时空,无边无际地伸展,遍野都是浓墨重彩。好一幅人间四月天的美景啊!我一下就陶醉在其中。忽然,我的视线被一棵嫩嫩的竹笋吸引住了。接着,一棵、两棵、七棵、八棵,这儿一团,那儿一簇,参差错落,各得其所,尖尖的,黑黑的,乌亮的,健壮的,在平地上冒出来,在陡坡上冒出来,在石头边冒出来,一齐钻入我的眼帘。“哎哟哟,好多好美的竹笋哟!”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竟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紧接着我便欢欣跃雀的朝竹林跑去,什么破洞、仙人洞全抛之脑后,仿佛此行的目的就是奔“笋”而来。

竹林里,到处都是破土而出的春笋,它们在雨中快乐地汲取着春天的甘露茁壮成长。那一刻,和着雨声,我仿佛听到了春笋拔节的声音,向上,再向上,不顾一切地向上,直干云霄。古人有诗云,“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韵的是竹,赞的是节,亮的是神,写的是心。那一刻,我心悦诚服,在伟大而崇高的竹笋面前,我这一生除了仰视,还是仰视。

朋友见我对笋欢喜成那个样,提议让我拔几根嫩点的竹笋带回家吃。

一说到吃竹笋,我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我的家乡也在这高铁岭镇,我生活的村子里也有竹子,虽然种植面不算广,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种有竹子,每年春天,也都有春笋露出。但由于那时的日子很苦,家里穷得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因此,村里的竹笋只要一冒出土,大多都被村民给拔了下来,然后拿回家剥壳下锅煮着吃,那香香的美味至今都难以忘怀。现在回想那些吃笋的日子,实在是一种噙泪的幸福啊!

如今,眼前的春笋一节比一节长高,村民们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人们无需再靠这笋来填饱肚子,可我相信,人们对笋的感情是始终如一的,因为那鲜美的味道已定格在人们的心中,那尖尖的希望也始终在人们心中生长、生长。

“这棵竹笋比较嫩,你就拔这棵吧。”朋友的话让我又重注意到眼前的竹笋。我随着朋友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果真是一棵嫩嫩的竹笋,嫩嫩的笋芽才钻出松软的土地,尖尖的、细细的,穿着棕色的外衣,一看就知道它的肉质肯定洁白如玉,润泽湿滑,要是把它拔下来吃,无论是凉拌、小炒、油焖还是煲汤都会是美味中的美味。

于是,我的手慢慢伸向了那棵嫩嫩的竹笋,我知道,我下手的那一瞬间,这棵笋不会喊一声痛,也不会说一声不。但,我的手一次次伸过去,又一次次缩回来。记得东坡先生有诗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想起这首诗,我是真的心虚,真的情怯了。

最终我没有拔那棵竹笋,这次我能与竹笋有一场这么美丽的邂逅,已经让我不虚此行了,我还贪恋什么呢?

还是让这棵竹笋好好的长在林中,长在春天里吧!倘若明年春天我再有机会来此,我相信明年的竹笋会更加美丽、更加耀眼!因为,只要根不死,就永远有复兴的希望。植物如此,人类亦如此!(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殷铁梅)

此文选自由嘉鱼县文化和旅游局、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著的《南有嘉鱼》丛书。该书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发行。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211/d060ef144481f9b5d489e8c719e7ff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