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稻虾共养”致富图——高铁岭镇人大第五代表小组聚焦“稻虾”产业发展

05-18 17:01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 通讯员杨弘儒)5月17日,来到高铁岭镇陆水村、九龙村的稻虾基地,沟渠成行,碧波清澈,虾儿游嬉,一幅生态产业图呈现眼前。

一大早,县人大代表、高铁岭镇人大主席周华强带着镇人大第五代表小组的代表们来到基地,查看虾苗情况,商讨下一步养殖计划。

“我的稻虾基地有1300亩,上个月20号投放的虾苗,今天刚把虾子捞出来看看,长势喜人,预计每亩可产虾300余斤。”跃进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新龙介绍。

“销售市场在哪里?”镇人大代表、九龙村干部李晓林问道。

“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少部分在本地销售。”刘新龙介绍,刚脱壳的软壳虾销往上海,脱壳久的硬壳虾销往北京,每斤可卖到20元以上。今年小龙虾产值预计可达700余万元,水稻产值100余万元,可为农户增收2000元。

今年,高铁岭镇瞄准稻虾种养产业,探索“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稻虾养殖当中来。截至目前,高铁岭镇稻虾共作基地面积已达1300多亩,带动60户农户养殖。

“粗略计算,一亩地可产虾300余斤,产稻1000斤,这是真正的‘一田双收’。有合作社的带动,我也将自家5亩地拿出来种稻养虾了,现在的整体行情价格比往年还要高一点。”前来务工的陆水村村民高显斌自豪地说。

质量有保证,销路又不愁。刘新龙有了新计划。

“今天代表们来的目的就是听听你的想法,了解生产经营中存在哪些困难……”周华强说。

“基地现在已步入正轨,但是客户的需求,倒逼我们扩大规模。下一步,我想在九龙村、陆水村、八斗角村、杨山村、西海村再新开发6个养殖点,累计2200亩。”刘新龙提出愿景。

“我们将把你的想法带回去,用活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让基地、村集体、脱贫户三方受益。”周华强说。

现场,代表们详细了解了基地建设、种养技术模式、经营管理模式、综合效益等项目相关情况,一致认为“稻虾共作”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针对扩大养殖规模,代表们就施工图设计,场地平整、种植区域规划、生产道路规划,沟渠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今年以来,高铁岭镇人大高度重视“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多次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实地考察调研,并邀请相关部门及“稻虾”产业经营主体共同谋划“稻虾”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共同研判制约“稻虾”产业的短板不足。

县人大代表、西海村党总支书记孙学才建议:“促进该项目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家乐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延伸发展空间,如“虾鳖稻”“虾蟹稻”“虾鳅稻”等复合养殖模式,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镇人大代表、九龙村干部李晓林建议:“编制稻虾种养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从产业发展、企业培育、销售渠道、品牌创建、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针对各村发展特色,突出发展优势,进行功能分区。”

一幅“稻虾共养”同致富的美好蓝图正在高铁岭镇缓缓展开。

编辑:范千竹

编审:陈伟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305/4f67e4c86ae3b955b92843c42877343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