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通讯员余绍东 叶雨)“感谢你们帮忙从中协调,让我的土地纠纷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达成了协议!”2月5日,嘉鱼县渡普镇大路铺村村民余大爷对镇信访退休干部殷圣玉一个劲地道谢,言辞恳切。
至此,一起土地纠纷问题,在殷圣玉的协调下终于尘埃落定。
今年已退休的殷圣玉,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乡镇干了近40年。在信访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五年,心系群众,尽职尽责,主持参与调解纠纷600余件,身体力行践行“枫桥经验”,为维护一方稳定,和谐安宁作出了积极贡献,殷圣玉本人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2022、2023年两次获得市级平安咸宁建设先进个人称号;渡普镇也被县政府多次评为信访先进单位。
当好矛盾纠纷的“灭火器”
人无难事不信访。殷圣玉对“信访”二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信”字由人和言组成,就是要听人说话;“访”字由言和方组成,就是要让人有说话的地方。
“身处群众工作一线,信访干部首先要当好一个倾听者,要受得了气,让百姓把怨气发出来、矛盾讲出来、想法提出来。还要当一个好的引导者,帮助群众把问题分析清楚、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发挥‘社会减震器’的作用。”殷圣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6月,渡普镇王家庄村村民王某检查出结肠癌,治疗期间,高额的诊疗费压得全家不堪重负,王某意图通过上访途径想让政府将自己纳入低保保障范畴,但因其不符合政策规定,诉求无法实现。
殷圣玉得知后,迅速来到王某家中进行调解,并依法依规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心服口服。考虑到其家庭情况,殷圣玉不仅为他争取到两笔符合政策的救助款,还帮助他申报了慢性病救助。3个月后,王某将一面印着“人民公仆情系百姓”的锦旗送到殷圣玉手里,感谢殷圣玉为他所做的一切。
而这,只是殷圣玉当好矛盾纠纷“灭火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殷圣玉累计收到群众赠送的牌匾、锦旗、感谢信达30面(封)。
当好精益求精的“调解匠”
信访工作,不分巨细,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此,殷圣玉加强《信访工作条例》的学习,提升新时代信访工作质效,注重在经济、土地、医保等领域的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同时注重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力求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2018年,王家庄村七组鲁某向上级信访部门反映,要求组里归还他土地共95.92亩,并赔偿树苗900多株损失及人工费用。当信访件转到渡普镇信访办时,正值年底下着大雪,殷圣玉带领专班人员冒着大雪到县相关部门查农户土地档案及土地航拍图片,经多方资料证实,鲁某在册确权面积只有31.92亩,其妻子户头上的64亩面积属于组级所有,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鲁某同意将多余的64亩面积确权给组里没有土地的农户。
当好传帮结对的“引路人”
2023年1月,已退休的殷圣玉,被渡普镇聘请为信访办调解员,坚持奋战在信访维稳前线。他坚守岗位,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殷主任,和您学习的这几个月,让我理解到了接访的不易,您的示范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更好地沟通交流。”镇信访办干部叶雨说。去年8月,叶雨代表全县参加了全市举办的第六届“咸宁故事”大赛“我在基层做信访”专场演讲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殷圣玉从来就是这样,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还乐意帮助新人,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15年来,殷圣玉满怀着对信访工作的热爱,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彰显了一名信访干部一心为民的情怀。
一审:熊琦
二审:范千竹
终审:张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