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年,吕永红出生在嘉鱼县官桥镇舒桥村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1997年,初中毕业之后,吕永红放弃了学业,只身一人外出闯荡。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吕永红只能靠卖苦力赚取微薄的工资。即便如此,他还是省吃俭用报名了一所烹饪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的一家酒店当厨师。吕永红为人忠厚老实,很勤快,能吃苦,很快就闯出了一片天地。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吕永红选择了回乡发展。经过考察,他到赤壁市开了一家早餐店,日子就在他的打拼中一天天好起来。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吕永红结识了嘉鱼义工协会的义工。在义工的影响和带动下,吕永红跟着一起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学生,经常前往福利院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同时,他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活动。现在,大女儿正在上大学,是学校的志愿者。2019年年底,吕永红与义工朋友带着捐赠的爱心物资,看望慰问家庭困难的小明(化名)。小明爸爸早已过世多年,妈妈是二级残疾,奶奶也患有智障残疾,一大家人全靠爷爷种植稻谷来支撑。义工们为了帮他们,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预订他家的米。现场,吕永红与义工们一同仔细地问询小明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树立信心积极生活把日子越过越好。自己出身在贫困家庭,吕永红深知家庭的难处。因此,在近两年时间里,他每个月都要资助小明200元,用于购买日常学习用品。像这样的爱心活动,吕永红一年不知道参加多少次,究竟捐了多少钱、买过多少东西,他从未计算过,他常说:“帮助他们,自己感到快乐!”
“做义工的11年间,吕永红年年都是我们这里的‘优秀义工’,2022年他还被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评为‘2022年度致敬人物’。这些荣誉的获得都是对吕永红积德行善的最高肯定!”嘉鱼义工协会会长吕勇军说。在嘉鱼县,吕永红和他的爱心粥屋家喻户晓。爱心粥屋是什么样子的,吕永红为何要设置爱心粥屋呢?2018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吕永红忙碌完回家。凌晨的街道上,空无一人,一位穿着制服的环卫工,顶着凛冽的寒风,搓着冻僵的双手艰难地清扫着街面的垃圾。看到这一幕,吕永红内心五味杂陈。“如果此刻有碗热粥、热茶给他们暖暖身子,那该多好啊!”于是,筹备“爱心粥屋”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萌生。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和学习,在嘉鱼义工协会的帮助下,爱心粥屋于2019年4月26日正式营业,服务对象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环卫工、60岁以上的老人等。爱心粥屋每天六点半开始营业,不仅有温暖的白粥,还有热乎乎的馒头,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吕永红还会做一些粽子、鸡蛋免费发放。
“当时资金不够宽裕,房东听说我要开办爱心粥屋后,表示大力支持,将他位于一楼楼梯间的一个小房间无偿提供给我使用。”回忆起爱心粥屋初开办的情况,吕永红感慨万千,他说万事开头难,爱心粥屋办起来之后,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支持。除了爱心粥屋之外,吕永红还自己经营了一家餐饮企业。他将餐馆盈利的钱,拿出一部分来补贴粥屋。粥屋开办的4年多时间里,每年开支3万多元钱,除去爱心捐赠的钱之外,吕永红还私人垫付了7万余元。刚开始,吕永红专门请了一个人帮忙打理爱心粥屋的事情,每个月支付工资。现在,为了节省开支,他没有再请人,自己亲自负责。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熬粥,忙完爱心粥屋的事情之后,再去忙餐馆。“不管多大的困难,这个爱心粥,我都会一直熬下去!”吕永红说。据不完全统计,4年多来,爱心粥屋共服务各类人员5万多人次。
来源:县发改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