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雷平)7月17日,由武汉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组成的莲藕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到嘉鱼县陆溪野藕繁育基地进行田间调查,测量不同生长时期野藕品种的荷叶、荷花和莲蓬的表型数据,同时采集了不同发育时期的莲藕样品,开展嘉鱼野藕品种的风味物质研究。
据悉,研究团队在2019年就与嘉鱼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龚木前合作,从陆溪湖地野生莲藕中选育出嘉鱼野藕1号、嘉鱼野藕2号、嘉鱼野藕3号三个品种,建立了嘉鱼野藕1、2、3号品种的DNA分子身份证,为品种的保真和溯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刁英教授介绍:“野莲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而人们平常更喜欢吃野生莲藕,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和植物保护之间的一个矛盾。因此我们就从野莲中挖掘和选育优良的莲藕品种,这样一方面既保护了野莲资源,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今天到公司的良种繁育基地采集样品,主要针对嘉鱼野藕1、2、3号品种的风味物质开展研究。因为消费者都喜欢野藕吃起来的那种独特的‘野’味,而这种‘野’的风味主要是由哪些物质决定的?这就需要做一些针对风味物质的研究。我们计划将嘉鱼野藕品种与市面上售卖的菜藕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嘉鱼野藕的特征风味物质,据此可进一步追寻调控合成这些特征风味物质的关键基因。有了这些基础信息,就可以利用分子育种的手段,选育出具有独特风味且产量高的野生莲藕品种,满足大家对乡土野味的消费需求。”
一审:李浩
二审:王雪莲
终审: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