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群众 当好“领头雁” ——记簰洲湾镇人大代表张志高

08-05 16:35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 通讯员张颖)“社区工作主要是‘人’的工作。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簰洲湾镇人大代表、簰洲湾镇西流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志高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8年,25岁的他当选为西流湾社区居委会主任,工作至今已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社区书记、人大代表。作为一名“90后”书记,他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把群众需求诉求落到实处,把社区当作“家”来经营,不断续写坚守初心、担当作为、创新治理、增进福祉的新故事。

为民为企办实事  铺就“幸福之路”

夜幕降临,在西流湾社区西正街二组村道上,一簇簇灯光倾洒而下,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温暖了村民的心。

“走夜路再也不用担心了,到处都是亮堂堂的路灯。”居民丁世林高兴地说。

西正街二组现有居民269户,643人,属于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众多,很多地方一到晚上道路周围一片漆黑,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许多不便。

为了解决居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张志高多次走访调研,征集民意、实地考察,最终纳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确定为背街小巷、三岔口,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安装路灯。

2021-2023年间,先后安装56盏路灯,为269户居民送去光明,为干净整洁的道路“增光添彩”。

路灯不仅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百姓的心,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油然而生。

“希望通过这项为民实事,让社区成为一个更加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幸福社区。万家灯火,只有回家的那盏灯最温暖人心。”张志高说。

民生就是最大的事业。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汇聚起推动簰洲湾镇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的强大合力。

道路建设关乎群众出行便利,同时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

簰洲湾镇老工业园在西流湾社区辖区内,一条长约900米的工业路是园区企业生产出行的必经之路。如今该路段焕然一新,平整通畅。两侧的墙面也进行了美化,一棵棵行道树生机勃勃。

工业路是园区的一个重要门面。因投用时间久,路段存在路面破损等问题。对该路段的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2021年,张志高向镇里申请改造项目,研究制定道路改造工作方案,迅速对该路段展开改造。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沿线企业意见,不断优化完善建设方案,进一步提升园区环境品质。”张志高说,项目建成后,大幅提高了片区道路交通效率,片区整体环境和厂企员工、村民生活品质也大大提升。

金星纺织负责人余宪霆表示:“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影响企业车辆通行。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社区就马上安排修路了,而且在施工期间采取半幅修路的方式,最大限度减轻了对我们企业的影响。这个工程完成以后,大大改善了企业的通行条件,也更方便我们企业的物流运输了!”

完善工业园区周边基础设施“硬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社区将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在创造良好交通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发展和招商优势,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张志高说。

党建引领共同缔造 夯实“社区治理”

炎热的八月,社区主干道两旁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电动车整齐停放,也没有商户出店经营的现象。

“我每天都来街上买东西,离家近。现在街道变得更规范,卫生也更好了,买东西更舒心了!”居民闵谊华说。

2022年以来,西流湾社区开展“最美商户”评选活动,根据全体商户在门前四包、诚信经营等方面的服务规范进行综合评价。

居民张修平的农机维修门店内挂着一面“最美商户”的锦旗。“这是我们今年授予的最美商户授旗,像农机维修店铺能做到环境秩序良好,没有乱堆乱放,出店经营和维修,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将它评为本期的最美商户。”张志高说。

“被授予‘最美商户',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今后,我们将自觉维护自身荣誉,带头遵守城市管理规定,争取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积极引领其他商户积极参与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擦亮自身的‘金字招牌’,擦亮城市的‘最美窗口'。”张修平说。

“最美商户”评定和授牌工作不仅给商户带来了荣誉和更多的社会关注,也得到了广大沿街商户理解支持和参与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引领广大商户做到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增强沿街门店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动构建城市管理与商户经营共建共治共享新型治理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良好的环境离不开有力的措施和科学的管理。近年来,西流湾社区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巡查整治,安排专人每日开展巡查检查。从摊位规范、经营行为规范、秩序规范和硬件设施提升改造着手,加快道路规划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分流工作,市场环境秩序有了很大提升。

人居环境提升了,居民迫切希望社区能修建一处大家茶余饭后可以去的休闲场所。张志高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有一块约1000㎡的闲置土地,通过调研,走访入户,形成决议:计划打造成“口袋公园”。

这片区域原本是一个水塘,现在的土地都是上世纪90年代,附近老百姓一扁担一扁担挑出来填的,涉及住户10户。“初期我们也碰到了诸多阻力,后来通过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乡贤的不懈努力,老百姓们终于同意无偿将这块地捐赠出来用于社区建设。”张志高说。

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随处可见老百姓积极参与该项目的身影。附近的王大爷每天都会为做工的人免费提供茶水,场面甚是热闹。“社区环境提升,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嘛!”

改造后的口袋公园以“绿色、共享、民生”为设计理念,还增加了石凳石桌和文化宣传长廊,丰富了社区绿化景点,方便居民休憩的同时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心系群众当代表  彰显“为民情怀”

“对于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需要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张志高说。

17岁的皮皮,是张志高牵挂的一个小妹妹。皮皮生活在一个并不圆满的家庭。父亲是二级精神残疾,母亲在她1岁多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她、父亲、奶奶,一家三口相依为命,靠低保和奶奶接一些散活勉强度日。“考虑到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平时一有时间我就会上门拜访,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婆婆经常来社区办事,我都自己开车接送婆婆。”张志高说。

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才40出头的父亲因病去世,没过多久年事已高的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当时14岁的皮皮成为事实无人抚养的孩子。张志高第一时间为她申请了福利政策。

之后,几个亲戚也把皮皮接过去住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工作忙、农活多,照顾皮皮力不从心,相互间交流不多,导致皮皮很没有归属感。

于是皮皮一个人又住回了自己的家。张志高意识到,对于皮皮的帮扶,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上下功夫。

张志高经常入户走访,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陪伴皮皮。为她准备一本本好看的故事书、一个个漂亮的小发卡、一个个精美的小礼物……在一次次的努力过后,皮皮与张志高变得逐渐亲近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变得灿烂。

中考前后,张志高又为皮皮报考学校的事忙碌着。报哪个学校、选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如何,他一一咨询有关就业指导专家、全程参与对接,竭尽全力帮助皮皮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最终,皮皮顺利考入咸宁市职教学校。

张志高一直牵挂着皮皮,也时常与她通电话,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核实各项关爱政策落实情况。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张志高说:“在生活方面,给皮皮充足的照料和照顾,并对她今后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相应的成长计划,让她能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这两年,皮皮不断进步,对自己的学业更加自信,对自己的将来更加期待。

皮皮的故事未完待续,这也是张志高心系群众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张志高都特别重视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了更好地关爱这些特殊群体,社区设立了多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和童心港湾联络站,不仅提供日常的上门照料服务,由专业社工为老人和儿童提供定期的心理健康支持,而且联合镇卫生院组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居家养老、健康体检等项目,并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下围棋、茶话会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人和儿童的精神生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社交网络,减少了他们的孤独感。”张志高介绍,社区还特别组织了一系列节日活动,如写春联、包粽子、包饺子等,让老人和孩子们在传统佳节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不负人民重托,努力争当一名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张志高说。

一审:陶满玲

二审:王雪莲

终审:张文波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31/202408/b0d41527d239591ab40943e425ceae1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