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 通讯员吴杰)嘉鱼县共有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866名,其中省代表3名、市代表49名、县代表212名、镇代表602名,省市县镇交叉任职的代表44人,混合编成48个代表小组,组织代表编组进站,实现“代表全编组、选民全覆盖”。
全县各级代表行动开工率100%,代表参与率97.8%,截至目前已集中组织了三轮代表小组活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今年以来,嘉鱼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大“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工作会议精神,以“聚力共同缔造·助力滨江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为主题,运用“共同缔造”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围绕县委“十大工程”“八大行动”“五大攻坚战”,按照“1+N”要求,找准切入点,拓面延伸,组织全县四级人大代表下沉开展“四进四促”活动(即进家站促履职、进村湾促振兴、进企业促发展、进社区促治理),以多种形式和内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全力助推嘉鱼打造滨江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深度谋划推进,高位推动“抓落实”
3月21日,全省“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工作部署视频会后,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对标对表省、市人大部署要求,精心谋划。根据省、市代表行动活动方案,结合嘉鱼实际,经过反复研讨,制定出台《嘉鱼县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助力滨江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代表行动活动方案》。
3月29日,在全市率先召开代表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并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及督导组,指导各镇有序组织开展活动,做到研究部署快、工作方案实、动员行动早。代表行动以“聚力共同缔造·助力滨江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为主题。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组织全县四级人大代表下沉开展“四进四促”活动,以多种形式和内容推动解决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文明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代表行动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夯实基层基础、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四级代表为主体,以县镇人大为主阵地,以代表之家和联络站为载体,明确六大任务(即开展一轮“双联”走访,组织1-2次集中调研,举办一期代表讲堂,开辟一个“走进议事厅·代表半月谈”专栏,议定一件票决制事项,兴办一批民生实事),确保代表行动有特色、出成果、见实效。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代表行动的“必修课”,采取走出去学、引进来学和集中学、交流学、宣讲学等方式,切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先后举办市、县人大代表履职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赴贵阳、恩施、荆门、赤壁、通山等地学习交流;组织全县各级代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集中培训,为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为民履职做好充分准备。
坚持问题导向,履职尽责“求实效”
今年,代表行动突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这个主线,以代表小组为主体,聚焦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方面问题,按照既集中也分散的原则,组织代表下沉代表家站、人民议事厅,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截止目前,已组织座谈会86场(次)、“乡村夜话”92场(次)、部门问询会11场;已走访选民17367人、企业65家、部门13家;收集有效问题和建议246件,兴办实事200余件。
进一步围绕主题,抓住重点问题,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一镇一品”,切实解决民生实事。
鱼岳镇人大各代表小组围绕留守儿童、校园安全、食品安全、菜篮子工程、城乡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居家养老等热点问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切实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
渡普镇各代表小组组织对各选区水利设施运行情况巡察,其中帮助杨家咀村四组丰收渠拦水坝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4余万元,为防汛抗旱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发挥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天然优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推进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代表行动效果落实落地。
渡普镇人大召开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票决通过渡普镇公益性公墓项目,将该项目纳入全镇2024年重点民生项目之一。
市人大代表杜军华与县交建投协商,由交建投融资建设,对高铁岭镇林果产业发展示范区产业路(八斗角村)、西海村产业路、白果树村产业循环路等其他连接路段共27.84公里进行提档升级,并按照创建标准落实“四好农村路”需安装波形护栏、警示牌、路桩、宣传牌及排水沟等安全防护和配套设施。
各级人大代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为民服务、为民尽责的模范典型,彰显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与作为。
如省人大代表、肖家洲村党总支书记蔡建红,他带领大家发展蔬菜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大家共同致富路上的“带路人”,是“为了村里发展自掏荷包”、舍小家顾大家的“老好人”,是勇于先行先试、倾心倾力倾情带着村民“共同缔造”的“领跑人”。
市人大代表蔡思针对簰洲湾镇东岭村进村主路现有路灯年久失修,部分村内生活区长年没有路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她与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积极入户走访,多方筹措资金和物资,共收到在外企业家捐赠路灯40盏,党员、群众自筹资金61600元,购置路灯70盏,对已有50盏路灯完成太阳能电板更换,切实解决群众灯下黑的实际问题。
县人大代表、铜山村党支部书记尹华锋,始终坚持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扎根铜山村,积极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解决项目前期要素保障,积极动员项目区坟墓搬迁、渗子湖承包权回收、协调推进项目等前期工作,为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增添又一生动实践。
树立创新思维,打造特色“亮品牌”
今年以来,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在谋划开展代表行动时,内容上结合实际抓亮点,形式上开拓思维找路子,在实践当中,按照高要求高标准,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将品牌亮点打造出来,探索发挥人大优势的新方法、新途径,把代表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把代表履职效能激发出来,进一步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大“代表讲堂”活动力度,择优选取各镇代表讲堂优秀课件,组建县级“代表宣讲团”,开展代表巡讲、送课下乡活动。
各镇结合实际精心策划,组织各层级、各行业代表深入居民区、联络站、议事厅和企业学校举办讲堂,进一步丰富代表讲堂形式和内容,持续打造代表讲堂品牌,潘家湾镇开展了“头雁示范”带动“群燕齐飞”人大代表讲堂活动,在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中提升代表履职作为。
鱼岳镇邀请县人大法制委主任围绕“如何当好人大代表”进行专题辅导,县人大同步组织四名优秀代表结合自身履职实际赴新街镇、高铁岭镇等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截至目前,全县共征集优秀课件6件、举办巡讲活动5期,各镇组织代表讲堂41期,让1800余名群众足不出户就享受人大代表“文化盛宴”。为全县300余名三级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作专题辅导报告,切实拓宽各级代表学习提升的路径。
以“人民议事厅”为试点,探索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平台,推动人大工作下沉,在村、社区(官桥镇舒桥村、鱼岳镇北街社区)新建“人民议事厅”,努力打造成为全市示范样板,并以点带面在全县8个镇铺开。
按照“月初有方案、月中有商议、月末有回音”的思路,结合“代表双联”和“代表行动”接待选民日,组织代表常态化下沉到“人民议事厅”开展议事活动,按照“六步议事法”的议事流程,精心组织,形成机制,确保议出水平、议出质量、议出实效。同时,结合基层情况,确定“代表半月谈”活动主题,在嘉鱼电视台策划开辟“走进议事厅·代表半月谈”专栏。
截止目前,全县已开展“人民议事厅”活动30余场(次),已接待选民312人,收集意见、建议35条,拍摄专题片8期,39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参与人民议事厅活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余件。
鱼岳镇北街社区在探讨解决社区老年人“就餐难”的过程中,一致通过了建设“幸福食堂”的建议,推动建立了“社区+食堂”养老服务模式。高铁岭镇八斗角村通过议事活动,把香柚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引导村民发展种植基地3000亩,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3万元,走出了产业“致富路”,绘就了乡村“振兴图”。
官桥镇舒桥村通过“人民议事厅”商议通过了香柚、中药材基地项目、彭家湾“共享菜园”、讨论实施开展老屋场的清理整治工作等,切实改善了群众居住、出行条件,为村级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群众参与村级事业内生动力持续加强。
一审:陶满玲
二审:熊熙
终审:张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