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郭辉、雷威、邓伟强、夏洋、赖靓妮、赵伦)《聚力建支点 夺取开门红·书记局长访谈录》新的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全市、全县新春第一会重要部署,突出“开门红”亮点,如何在支点建设中攀高比强、创先争优?来看本台对嘉鱼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彭克清的专访。
彭克清:嘉鱼是蔬菜大县、水产大县,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2025年我们将以全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聚焦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和服务优化,持续推动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产业园目标招引项目10个,完成固投30亿元,工业产值达30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主持人:嘉鱼县将绿色食品加工作为“41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产业园如何推进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发展?
彭克清:我们将立足我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际,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一是打造产业集群。紧盯食品加工行业龙头和区域性总部,精准招商,构建以本土龙头与行业领军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矩阵。借助全县25万亩蔬菜基地,以联创食品、国美食品为现有龙头,发展蔬菜深加工产业;发挥嘉鱼水产优势,以浔味堂、嘉珍、外婆湖为龙头,吸引渔湘味等优质水产类企业,发展鲜鱼、野藕等产业;依托县内香柚、黄桃、脐橙等林果资源,以好吉色企业入驻为契机带动饮料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开发特色水果饮料。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共同组建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攻克藕制品保鲜、水产品低温锁鲜等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文旅”融合业态,整合潘家湾镇蔬菜长廊、蔬菜驿站、四邑村等特色资源,打造田园综合体,支持浔味堂二期规划建设鱼文化博物馆和体验中心;依托中农储建设农产品智慧物流中心,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严格落实嘉鱼县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固投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400-1500万元的奖补;规划建设占地1531亩的绿色食品产业园,集冷链物流、检验检测、农业电商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高效衔接,预计今年8月完成产业园一期相关建设。
主持人:县委要求绿色食品产业园三年内产值破100亿元,产业园区将如何发力,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彭克清:围绕“三年产业倍增”计划,我们将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力发展的鲜明导向,锚定产业倍增目标,实施四大工程,加快建设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一是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瞄准食品产业头部及优势企业,突出招大引强、招精引优,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等模式,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链主型企业。持续推动培优促强行动。坚定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浔味堂、联创、新代米等重点龙头企业发展,逐步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加快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围绕产业优势,谋划一批产业基础、智能化赋能项目。推进中农储嘉鱼智慧农博城和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集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展贸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二是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全力培育知名品牌。强化企业品牌发展和竞争意识,提升“莲连莲”“莲莲旺”“珍湖雪”“外婆湖”等品牌知名度;鼓励企业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申报认定。精心打造本土品牌。选育一批本土名优品牌,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精选嘉鱼莲藕、嘉鱼水产品、嘉鱼蔬菜,打造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本土特色品牌提档升级。
三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加大市场营销推介。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各类食品产业会展,支持企业在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宣传造势,全面展示我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特色、亮点和名优品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鼓励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积极对接国内一线销售平台,推介嘉鱼特色产品,提升嘉鱼产品知晓率,大力发展电商零售新业态。
四是实施融合发展工程。推动食品工业与旅游、文化、康养融合,鼓励发展食品工业旅游、制造工艺体验、产品设计创意等新业态。支持农文旅深度结合,如农业采摘、加工园区观光、深度体验中心,推动绿色食品产业与特色文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