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见习记者夏洋)4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陆溪镇的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这里湖泊密布,河流蜿蜒,水草丰茂,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地。作为全国为数不多连接长江的内陆河流湿地,珍湖国家湿地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同时也是科研研学、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近年来,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于2023年11月7日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全国湿地保护的典范之一。与此同时,公园还致力于科普教育与公众参与,去年9月正式建成的科普馆,以高科技互动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让公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湿地生态的独特魅力。如今,这座纯公益性的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基地,更成为嘉鱼县乃至湖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科普馆科技赋能,寓教于乐
园内的科普馆配备了桌游、问答闯关等互动游戏设施,让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湿地生态知识,同时还运用高科技手段增强体验感,如手绘湿地设备,可让游客的绘画作品投射至墙面,生动再现湿地生态。此外,VR设备的引入让游客能更加直观地观察湿地动物的外貌及其生存环境,为湿地科普提供了全新的互动体验。
生态保护卓有成效,生物多样性丰富
根据2020—2022年湖北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本底资源调查,公园范围内分布有浮游植物54种、浮游动物35种、维管束植物536种,以及兽类16种、爬行动物17种、两栖动物14种、鱼类104种、鸟类183种。其中,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多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和植物均在此栖息,展现了珍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
嘉鱼珍湖国家湿地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连接长江的内陆河流湿地,为研究内陆河流和长江物种演替提供了理想场所。公园内设有大量科普标识墙,详细介绍了湿地的功能以及珍稀动植物,向游客普及了生态保护知识。
生态旅游与地方发展并进
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嘉鱼珍湖国家湿地还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农特产品。花果山脐橙园年产橙子15万公斤,甜美可口,深受游客喜爱。湖区盛产藕类,4、5月间是藕带采摘的最佳时节,而莲子、鲜藕等特产也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
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园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还能有效保障水资源安全、净化污染、控制侵蚀、保护土壤,同时促进生态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嘉鱼县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一座纯公益性的湿地公园,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高科技科普设施、科研研学活动以及生态旅游的结合,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为嘉鱼县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审:李浩
二审:熊熙
终审:张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