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童波: 务实重行 真抓实干 为“加快打造武咸融合发展先行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鱼篇章”提供财政保障

04-04 08:27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卢建 王璐 林婕 赖靓妮)《聚力建支点 夺取开门红》新的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全市、全县新春第一会重要部署,突出“开门红”亮点,如何在支点建设中攀高比强、创先争优?

今天的《聚力建支点 夺取开门红·书记局长访谈录》节目,来看本台对嘉鱼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童波的专访。

童波:全县“新春第一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重要部署,吹响了“聚力建支点、夺取开门红”的冲锋号。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始终遵循政府工作总体思路,紧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重点工作任务,践行“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政治担当,以大财政体系建设为主线,推动各项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统筹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管财”四篇文章,为“加快打造武咸融合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鱼篇章”提供财政保障。

一、坚持生财有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大财政体系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巩固强化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用好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政策,实行项目“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加快债券发行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深入研究政策,指导各部门抢抓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围机遇,推动更多政策和项目资金落户嘉鱼。

二是加快大财政建设。树立“大财政”视野,全面做好“三资”清理盘点,深化县属国企功能性改革,有效推动更多资产盘活利用,实现增量改革突破;加快推动资产资源“三变”步伐,着力构建形成新的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力争2025年全口径资产达到1500亿元,近期可利用资产盘活40亿元以上;县城投公司实现市场化转型,提升资本运作水平;加快供应链体系建设,力争2025年上链市场主体达500家以上,撮合订单1000笔以上。

二、坚持聚财有道、推进高质量财源建设

进一步加强高质量财源建设,增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升优质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经济财政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项目招引。围绕“413”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以“平原蔬菜、湖泊鱼虾、丘陵林果(香柚)”三大版块为载体,推动嘉鱼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三大特色为基础,大力发展文旅、康养、商贸等服务业,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

二是抓好存量盘活。进一步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常态化推进“三资”清理和“三确”、“三变”工作,通过盘活存量带动增量。严格落实国有“三资”盘活利用负面清单要求,规范开展盘活利用,坚决守牢“不得虚增财政收入、不得虚假化债、不得新增隐性债”三条红线。

三是加强收入征管。着力抓好财税收入的主动性,扭转“重支出、轻收入”思维,依法依规加强财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颗粒归仓。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力争完成18.01亿元,同比增长7%。

三、坚持用财有度,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秉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的用财理念,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把有限资金用到关键处、花在刀刃上。

一是兜实“三保底线”。扛牢“三保”主体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制、执行中的最优先顺序,严格对照“三保”范围足额编列预算。坚持“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的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确保全年“三保”支出及时足额保障到位。

二是全力保障重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入为出的原则,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保、医疗、养老、教育、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全县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占比始终保持在75%以上;动态调整“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助企业纾困解难,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

三是常态过紧日子。坚持“严”字当头,严把预算支出关口,大力压减非急需、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严控人员经费和“三公”经费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力争2025年压缩单位公用经费1000万元以上。

四、坚持理财有章,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

一是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在债务限额内规范举债,坚决守牢不得新增隐性债务的铁律。统筹本级财力和再融资债券,扎实做好到期债券还本付息,抢抓新一轮债务置换政策机遇,有序推进隐性债务化解清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二是强化财会监督。紧盯资金分配、财政资金存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推动财政权力规范廉洁运行。聚焦财政、财务、会计领域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挖掘深层次、隐形变异违规问题。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不断提升财政监管水平。

三是压实作风建设。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深化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务实重行、清正廉洁的财政干部队伍,为支点建设贡献财政担当作为。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504/8841e75e730bd34348b9be2b0b95625a.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