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镇朱砂村:手工茶叶销售俏

04-21 15:50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邓丹)“火候小一点,火力太大了茶叶容易发黑。”4月20日,官桥镇朱砂村朱砂茶场里,制茶师傅任立福一边用双手在大锅中翻炒着茶叶,一边指挥控制火候。

“新鲜采摘的茶叶一般要摊晾2—6个小时,去除表面水分并软化茶叶。”任立福介绍,当天他要炒制的正是上午村民们采过来的鲜叶。炒制茶叶要经过杀青、揉捻(理条)、干燥(加压)、摊凉/定型等步骤,其中“杀青”尤为关键,需要制茶师傅徒手快速翻动茶叶,抛撒散热,避免氧化,直至茶叶青草气消失、茶叶变软粘手、颜色转为翠绿。

炒制一锅茶接近两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任立福用双手反复地揉捻、拍打茶叶,一刻也不能停歇。

“你看,这些毛球出来了就证明茶快要炒好了,这些白色的点点就是我们说的毛球。”任立福告诉记者,手工炒制的茶都会有“毛球”,是茶叶上的毫毛经过高温炒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任师傅是我们朱砂村手艺最好的制茶师傅之一,每年的这几个月他都忙得很!”朱砂村村干部李锴告诉记者,每年的采茶季,朱砂茶场都会请村里最好的炒茶师傅来制茶,他们都有着几十年的制茶经验,制作的茶叶口感香醇,非常受市场欢迎。

“鲜叶多的时候,我们也会用机器制茶。”在任立福制茶的房间隔壁,摆放着制茶机器。李锴介绍,相比于手工茶,机制茶的外形更加扁平挺直、色泽度更高,但是手工茶更香醇浓郁。

“手工茶制作费时费力,但是价钱也更高,一到采茶季,就有很多老客户打电话来订购。”李锴告诉记者,手工茶平均一斤要比机制茶贵150—200元左右,但依然供不应求。目前朱砂茶场已经采摘了12000斤鲜茶,炒制的茶叶均已销售,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茶。

据悉,朱砂茶场是官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产业植入项目之一,项目投资4000万元,实施2000亩茶园基地提升改造。在茶场中间,还建设了茶旅融合体项目,该项目建设用地28.5亩,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茶叶加工坊、文创商店、展厅、茶膳坊、毛茶仓库、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打造集茶叶加工、品茶、茶膳、产品展示和售卖、茶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茶旅产业融合体,项目建成后,游客来这里可以体验亲自采茶、制茶、品茶、住宿等。

一审:夏明亮

二审:熊熙

终审:陈伟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504/036225e41fc6718cc683553093ea9f4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