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通讯员陈卓 皮博)今年以来,潘家湾镇以“三在三到”工作机制(干部岗在湾组、责在连心、重在服务,下沉到组、工作深入到户、服务到田间地头)为抓手,通过干部阵地前移、责任压实、服务下沉,推动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能力素质全面转变。
岗在湾组 锤炼干部硬作风
潘家湾镇将干部能力提升的“练兵场”搬到群众家门口,推动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以实干促作风转变。
下沉湾组,干部包联到户。创新“村党组织——湾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镇村干部岗位在湾组,落实“十户一联”,把每个群众都纳入组织体系中。由群众推选湾组党支部98个,建成党支部阵地71个,以居住地块为单位合理划分微网格,推选中心户长630人,明确中心户长职责“六员”职责(政策宣传员、群众组织员、邻里关爱员、安全防护员、民风倡导员、工程监督员),镇村干部带着中心户长,包联到每家每户。
谈心交心,干部走访到户。制定民情日志,围绕群众关心的蔬菜种植、沟渠路基础设施、教育、养老、医疗、干部作风等问题,与群众谈心交心,干部做到一户一档,家家户户底数清、情况明。今年以来,全镇走访群众共6812户、23136人,收集群众需求596条,目前已完成488条。
共商共议,干部夜话到组。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每月召开一场村湾夜话,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发展好蔬菜产业、照顾好一老一小、整治好人居环境、完善好基础设施、强化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转变好干部作风等重点问题,确定本村湾的民生实事,共同讨论办法、共商发展难题。今年以来,全镇召开“村湾夜话”170余场,确定村湾民生实事问题196件,实现“问题由群众提出,办法由干群共议,事情由干群共办。”
责在连心 激发干部新作为
潘家湾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干群连心,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中主动担当,奋发有为,带领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带头开展环境整治。推行“一人包一组、一组一清单”工作制度,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内容,定期开展组间“擂台比武”,通过群众评议、实地观摩、成效晾晒等方式,形成干部带着干、组与组比着干的争先创优氛围。今年以来,干部带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46万人次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乱搭乱建247处,清理沟渠6.1万米,实现人菜、人畜、人机“三个分离”。
带头完善基础设施。和群众干在一起,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沟渠路问题,全镇发动群众参与沟渠清理近30公里,维修道路近20公里,维修更换路灯2400余盏。维修节制闸启闭机4台,增容、修理泵站23台,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带头化解矛盾纠纷。推行“逢4说事”制度,每月4日、14日、24日,镇村干部分级召开议事会,协商解决矛盾纠纷难题,打造“王嫂解忧小院”“老胡来帮忙”“元生说事”等调解品牌,实现村组干部办急事、镇干部解难事,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转向“多元共治”。
重在服务 提升群众获得感
潘家湾镇将服务群众作为干部能力提升的“试金石”,推动服务精细化、长效化。
提升服务一老一小能力。制定“五必访”清单,联村干部每月走访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矛盾家庭、致富能人等不少于20户;建立“一老一小”专项档案1.1万份,为60岁以上老人配备智慧手环,实时监测健康数据;开设假期托管班,惠及留守儿童180余人,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提升发展富民产业能力。党政班子成员带头跑招商、引项目,组建4个招商专班赴山东、江苏等地,跟踪有效招商信息8条,签约项目1个。构建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今年新增8家种植合作社,探索西瓜+甜瓜+精细蔬菜+冬瓜南瓜的种植结构,实行“五统一”全链条生产,发展特色种植养殖415亩(西瓜)+4000亩(稻虾种养殖)+4000亩甜瓜。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干部带头参与农田水利修复、灾后重建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实战中锤炼应急处突能力。4月11日,潘家湾镇遭遇极端大风、暴雨天气,全镇村组干部和群众站在一起,应对突发极端天气,深入群众家中摸排情况,全覆盖走访低保、五保、独居老人1228户,帮助344户受灾群众排查定损,协调理赔资金21.97万元,未发生人员受伤的情况,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审:李浩
二审:王雪莲
终审: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