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近日,嘉鱼县马鞍河与礼乐大道交叉口北侧的工地上,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车卷起滚滚烟尘——作为全县瞩目的民生工程,嘉鱼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正酣。
施工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大型机械轰鸣作响,运输车辆穿梭不息,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在烈日下铺展。这座总投资超4.4亿元、日处理能力达3万立方米的现代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拔地而起,未来将成为守护嘉鱼县河湖水库生态安全的关键屏障。
近年来,嘉鱼县经济腾飞的背后暗藏隐忧:随着城区人口增加、工业园区规模扩张,每日激增的污水量让现有两座污水处理厂不堪重负。县住建局负责人指着规划图坦言:“现有5万吨的日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正是这种紧迫感,催生了第三污水处理厂从图纸走向现实。
据介绍,相较于传统治水模式,这项工程处处透着“科技范儿”。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改良AAO工艺+深度处理”的组合拳,犹如给污水做“全身体检”:先通过格栅去除大块杂质,再经过生物池“消化”污染物,最后用高效沉淀池“抛光”水质。更引人注目的是尾水处理环节——14公里长的双排管道将净化后的水体输送至余码河入湖口,末端3万平方米人工湿地如同天然“净水器”,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根系可进一步吸附残留污染物,让排放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标准。
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工艺比传统方式节能20%,特别针对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差的问题,能减少40%的碳源投加量。”
与污水处理厂同步推进的,是覆盖陆溪、潘家湾、官桥三镇的管网系统。其中,陆溪镇新建污水管网3819.5米,潘家湾镇新建污水管网2155米,官桥镇新建污水管网410米。新建管网犹如地下“毛细血管”,直击老旧城区管网覆盖率不足的痛点。
建设方嘉鱼县城市发展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生态账:节制闸与人工湿地的组合,将彻底改变余码河“旱季断流、雨季泛污”的窘境,为三湖连江水库筑起生态缓冲带。
望着工地上林立的塔吊,环保志愿者王霞满怀期待:“等湿地建成,这里会成为白鹭的新家。”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招标、征地、施工便道建设及厂区基础清淤等工作。
一审:夏明亮
二审:熊熙
终审:张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