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金银花开“金银”来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05-07 08:56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中心记者卢建 赖靓妮 贺子婷 林婕)时下,在嘉鱼县高铁岭镇的金银花田里,药香与希望在春风中弥漫;环大岩湖的文旅蓝图中,生态与产业的交响乐正在奏响。一起来看看,在特色农业版图中,嘉鱼县高铁岭镇是如何勾勒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振兴图景?

嘉鱼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赖靓妮:您看到我身后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不仅是村民口中的“黄金花”,更是这片荒山变“金山”的见证,这里不仅有着“清热解毒之良药”的金银花,更孕育着十几种道地的中药材,那么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那这片曾经贫瘠的荒山又是如何“种”出乡村振兴的“真金白银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田,去一探究竟。

在高铁岭镇广济堂村中药材产业基地里,金银花进入丰收季,连片的金银花枝繁叶茂,一簇簇黄白相间的金银花俏立枝头,生机盎然。连日来,村民们自备塑料桶、竹篓等工具,两人或三人一组,双手不停地在枝叶上“翩翩起舞”,动作娴熟地抢抓时间采摘,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村民们穿梭其间的身影与一簇簇花苞构成生动的富民图景。

金银花开采期间,除了广济堂村,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得知消息都来采摘,68岁的广济堂村村民代连枝,六点多就来到了基地。她告诉记者,自己是骑电动车过来的,十几分钟就到,方便得很。

嘉鱼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赖靓妮:种了金银花这些中药材之后,您觉得有什么样的改变吗?

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村民代连枝: 那肯定就说经济方面肯定活跃些,就在家里也可以赚一点生活费,在这里做每天一个工就是100块。在这里投资对我们农民还是有好处。

每年的5-10月份,金银花会盛开4次,需要采收4次,在这期间,每年除了土地流转费用外,村民们还可以在基地里务工赚钱。

同时,基地还请村民在中药材基地进行除草、剪枝、施肥等管护作业,为家门口的村民们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第一茬花预计采收1.5万斤,带动村民就业1050人次。

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村主任黄良芳:今天上(工)的人应该有60多人,除了采摘,我们这边还有土地维护,剪苗、除草还有施肥,一年劳务费大概有30多万。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保证金银花的品质,采摘的时候,村民们会将盛开的花朵和花苞分开采摘,采收了一定的数量后,就将鲜花运回工厂里面摊晾、烘干。

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村主任黄良芳:之前这里都是一片荒(地),也没有路,然后什么都没种,就是一片荒地。

谁能想到,这片“黄金产业”起源于一场跨越千里的考察——高铁岭镇镇村干部通过多方考察,足迹遍及山东、河南、广东多地,与王老吉、国药中联等龙头企业洽谈合作,最终选定金银花、夏枯草、藏红花、玄参、白术等品种,引进映雪堂药业建设示范基地,以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实现从500亩试验田到规模化种植的蝶变。

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村主任黄良芳:这个基地整个的是500亩,然后金银花的话是300亩,种的是中药材系列,有白芷有紫鸢。

如今,高铁岭镇中药材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文旅”的复合模式,同时还将不断丰富中药材种植品种,着力引入中药材加工企业,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村主任黄良芳:我们这个基地沿着这个大岩湖,马上就着手开始规划环湖(产业)路,然后这边就是相当于一个网红打卡地了。

“五一”前后,基地将首次迎来采摘的游客,届时,游客体验、文化赋能与产业升级将形成共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高铁岭镇徐徐展开。

嘉鱼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赖靓妮: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一朵金银花正绽放出乡村振兴的万千气象,广济堂村正用中药材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出共同富裕的“新答卷”。这里的故事告诉我们,找准特色产业的“金钥匙”,就能打开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一审:李浩

二审:王雪莲

终审:陈伟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505/06ea953f8a669d6fafc9827e17d34a1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