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嘉鱼】梦里桃花坞

08-16 09:34  

罢了,罢了,我始终无法割舍,无法忘记,甚至无法模糊关于那里的一切记忆。那不是苏州城里的著名景点,也不是极具风情的江南雅处,那只是我记忆深处无法磨灭的童年,那确是我见过的最美桃花圣地。

从故乡回来,我便再也无法忽略那片心中的桃花。那是一片灿若朝霞的绯红,静静地开在老屋后面。旁边是一条潺潺流动的溪水,蜿蜒绕过老屋,流入屋前的水塘。微风拂动,年迈的桃树竟也婀娜摇摆,撒下片片花瓣,落入溪水中,缓缓向前,汇入水塘。

那时,水塘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除去孩子们嬉水玩耍的天性,最富吸引力的要数满塘漂浮的桃花花瓣了。也因了这桃花,我们村变得和别的村不一样,总有邻村的姑娘、少年往我们村跑,为的就是这满目的桃花。

故乡其实有一个很土气的名字,可我们都爱喊她“桃花坞”,喊着喊着,竟也在十里八乡出了名,慢慢地,大家都忘了她的真名。

屋后的桃花,是我少年时代神圣的心灵净土。春日的午后,总有一株桃花挣脱花苞的束缚,伸展柔韧的枝节,开得喳喳作响。我便坐不住似的,往外跑。置身于桃花林中,忽然觉得她们就是一群可爱的美人儿,粉嘟嘟的花瓣、黄灿灿的花蕊,形态各异的枝蔓。闻着淡淡的花香,听着花间窃窃私语,感受花儿的争奇斗艳,脸蛋儿莫名地红了,赶紧撒开腿儿往外跑,竟被这老桃树勾住了衣襟,动弹不得。如此,便只有作罢,在无边的花海中徜徉,如痴如醉,心旌荡漾。在这样的美景香氛中,或吟诗,或发呆,或张开想象的翅膀,无不美好。

想来,和我一样热恋这一处桃花的,不在少数。偌大的桃林里面,总有游人悉悉索索穿梭的声音,放眼望去,却不曾得见。桃花坞也成了少男少女们浅唱心事,互诉衷肠的地方。也对,恋爱中的女子,如这般美丽的桃花,桃面娇羞,含芳满园。

少时的我们是不解风情的,只知道三五成群漫山遍野地瞎跑。跑累了,到地里挖几个红薯,从自家的灶里弄来些许火星,点燃了屋前的草垛,把红薯埋进去熏烤。熏烤的过程,便是我们这群饿鬼决定吃红薯顺序的过程,谁先吃,谁后吃,谁得大的,谁得小的,全由最原始的“剪刀石头布”决定。“愿赌服输”就在那个时候植入我们的思想。通过“剪刀石头布”,每个人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红薯。得了大的便长吁一口气,得瑟地喊着,狠狠地往桃树上一靠,撞下更多的花瓣,顷刻成雨。大家疯了似的,在这漫天的花雨中,一边享受着烤红薯的美味,一边打闹、撒欢。

不多久,太阳就跟个咸鸭蛋黄似的,嵌进了桃花坞最深的山坳里。四面八方传来了家人“回家吃饭”的吆喝声。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分开,有时甚至约定了下一次的见面。

回到家里,想着白天在桃花林里玩耍的画面,端着饭碗不禁笑出声来,不料却惹来了爹“疯丫头”的骂声。悻悻地吃完饭,钻进房里老老实实地睡觉。第二天,娘说从我的衣服里抖落了好些个桃花花瓣,梦里也在支支吾吾的喊着“桃花”。

桃花的记忆就这么刻在了心里。好些年没有回桃花坞了,一些不舍、一些抗拒,皆是因了害怕满坞的桃花改变了模样。如此,我便编织着儿时的记忆塞满整个脑子,把美好温存在每一朵桃花的脸庞,聆听花蕊心跳的律动。

梦境遥远,桃红嫣然!(杜芳)

此文选自由嘉鱼县文化和旅游局、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著的《南有嘉鱼》丛书。该书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发行。

来源:南有嘉鱼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208/4aa4c139d6016a3e90605e2aa7c1f455.jpg